病虫草害
地下害虫——金针虫 |
发布时间:2022年1月4日 |
金针虫是鞘翅目叩头甲科幼虫的统称。危害玉米常见的有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rmann、细胸金针虫Agriotes fusicollis Miwa和褐纹金针虫Melanotus caudex Lewis,以前两种危害较重。 1、危害特点 幼虫在土壤中危害玉米种子及幼芽,幼苗长大后钻到嫩茎内取食,留下蛀孔。咬食根部,被害部位不完全被咬断、断口不整齐。植株生长不良或被害植株逐渐枯黄而死,常造成毁种。 2、形态特征 (1)沟金针虫 成虫 体披黄色细绒毛。雌雄异型,雌虫体长16~17mm,略宽,栗黑色,触角锯齿状,前翅长是前胸长的4倍,无后翅;雄虫体长17~18mm,略狭,栗褐色,触角丝状,前翅长是前胸长的5倍,有后翅。 卵 椭圆形,长约0.7 mm,乳白色。 幼虫 体长20~30mm,金黄色,稍扁,头尾上翘,背部中央有一条浅纵沟。腹部尾节端部分叉,其内侧各有一小齿。臀节侧缘各具3个小齿状突。 蛹 纺锤形,尾端自中间裂开,有刺状突起。初蛹体淡绿色,后渐变深色。 (2)细胸金针虫 成虫 体长8~9mm,被黄褐色细毛。头、胸部黑褐色,触角和足红褐色。触角短,锯齿状,不达前胸后缘。每鞘翅具9行纵列刻点,鞘翅长是前胸长的2.5倍。 幼虫 体细长,淡黄褐色,圆筒形,第一胸节较二、三胸节稍短细,第一至八腹节略等长。尾节圆锥形,近前缘基部两侧各有1个褐色圆斑,有4条褐色纵纹。 (3)褐纹金针虫 成虫 体长9mm,黑褐色,有光泽,生有灰色短细毛。触角锯齿状,暗褐色。前胸背板不呈半球型隆起,鞘翅上具9行纵列刻点。 幼虫 体长25mm,茶褐色,圆筒形,各节长大于宽,第二胸节至第八腹节前缘两侧各有一个半月形褐色斑纹。尾节近圆锥形,近前缘也有两个褐色半月形斑纹,前缘下方有4条纵纹,末节端部有3个小突起。 细胸金针虫幼虫危害玉米幼苗 3、发生规律 沟金针虫在山东省3年发生1代,幼虫期最长,以各龄幼虫和成虫在10~55cm的土中越冬。越冬幼虫于3月平均气温5℃左右开始活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危害小麦最严重。玉米套种后,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危害套种玉米,之后危害夏玉米。6月下旬随着温度升高,幼虫钻入土壤深层越夏。小麦播种后危害幼苗,有时较严重。沟金针虫多发生在山区丘陵的沙地和沙壤土中。幼虫有随浇水向土壤深层转移的习性。 细胸金针虫在山东省2~3年发生1代,以各龄幼虫和成虫在20~40cm处的土中越冬。次年幼虫于2月中下旬开始出土活动,危害小麦、杂草等,5月危害春玉米和麦套玉米,6月危害夏玉米,6月下旬随着温度升高钻入土壤深层越夏。以水浇地、低洼湿地和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粘土地发生较多。成虫昼伏夜出,对新鲜而略萎蔫的杂草及作物枯枝落叶有极强的趋性,常群集于草堆下,可利用此习性进行诱杀。白天多潜伏在地表土缝中、土块下或作物根丛中,黄昏后出土在地面上活动,具有负趋光性和假死性。 4、防治技术 见蛴螬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