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新闻动态
山东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工作简报2025年第3期(总第10期)
发布时间:2025年8月30日


【工作要闻】

    1.体系首席李向东教授应邀出席“十四五”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聘期考评会。8月1日,“十四五”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聘期考评会在泰安召开。山东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向东教授应邀出席并致辞。农业农村部科技司和种植业司、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领导出席会议,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李新海研究员主持会议。会上,李向东教授围绕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合作和对接合作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山东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与国家玉米产业体系开展合作情况,并期望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继续对山东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及全省玉米产业发展给予支持。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部分岗位专家参加学习。

【研究进展】

体系在夏玉米雌穗发育对高温胁迫的响应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体系岗位专家刘鹏团队研究成果“Inhibit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roduction mitigates endoplasmic reticulum damage in florets of developing maize ears under heat stress”近期发表于国际期刊The Plant Journal (中科院1区Top,IF5y=7)。全球变暖使极端高温天气早发、频发、重发,严重制约作物生产,危害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近年来,高温胁迫发生时间与玉米雌穗发育时间高度重合,但雌穗发育早期响应高温的胁迫效应机制仍缺乏系统研究。大喇叭口期是玉米雌穗分化的关键时期,如此时发生高温胁迫会显著降低小花分化数量和质量,产量下降严重。因此亟需对雌穗分化关键时期的高温致灾机理进行深入研究。该研究揭示了高温胁迫破坏玉米雌穗的内质网功能。具体表现为线粒体结构受损、电子传递链异常,导致活性氧(ROS)水平升高,引发氧化胁迫、蛋白质未折叠或错误折叠以及细胞结构破坏。小花受精率和穗粒数分别较对照降低16%-42%和33%-54%,产量损失达29%-60%。ZD958通过更快地激活多种途径、提高刺激检测阈值以及增强细胞ROS解毒能力,表现出较好的高温耐受性。相比之下,XY335的细胞解毒能力较弱,对温度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然而,施用ROS抑制剂能显著降低小花中ROS水平,减轻内质网应激,降低17%-31%的产量损失。上述科学问题的阐释为玉米抗逆稳产栽培措施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服务产业】

1.省玉米体系岗站专家应邀参加全省基层农技技术人员培训会。2025年8月4日,体系岗位专家耿端阳教授应山东省农业农村厅邀请,在潍坊农综区创新人才发展中心对山东省基层农技技术人员开展了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的发展现状方面的技术培训。耿端阳结合多年从事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取得的成果,从我省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发展现状、当前玉米机械化与智能化收获装备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并与与会技术人员就玉米机械化收获过程存在的籽粒损伤与智能化技术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技术指导,有效提高了全省基层农机技术人员的业务素养和水平,增强了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能力,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了先进适用技术大面积集成推广,促进了全省粮油作物稳产增产。

2.省玉米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开展玉米技术指导。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助力德州扛牢粮食大市责任,持续巩固扩大“吨半粮”建设成果,8月7日到12日,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站长郭建军带领团队人员,赴德州市绿色“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核心区、辐射区、带动区,开展为期一周的农业技术科技服务与实地调研活动本次活动覆盖德州市11个县市区的27个乡镇46个村,惠及200余户种植主体旨在进一步提升辐射区、带动区粮食产能针对不同区域生产现状,专家组就地力提升、农机选择、玉米良种筛选、玉米关键生育期管理措施等进行详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给与详细的指导,提出了改良方案,受到当地农户的高度认可为玉米丰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省玉米体系栽培与土肥岗位专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2025年8月7日,体系岗位专家张超正高级农艺师及团队骨干成员,到桓台县马桥镇启润合作社考察两季鲜食玉米+蔬菜轮作模式研究项目进展情况。通过与合作社负责人现场交流、考察第二茬鲜食玉米生产田,张超一行全面了解了当前玉米长势、田间管理措施等情况,结合赠送的赤眼蜂球就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绿色防控进行了现场技术培训演示。

4.省玉米体系病虫害岗位骨干成员田延平教授受邀讲解玉米病害识别与调查方法2025年8月8日,田延平教授受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邀请,在全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宣贯及试验技术提升培训班上开展了关于玉米病害识别与科学调查方法的讲座。在讲座中,详细讲解了玉米常见病害的识别技术,并强调了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介绍了近年来玉米病害的种类变化和防治难点,特别是如何结合现代农业技术。此外,还分享了在田间调查中应注意的细节和常见误区,强调了科学调查方法对于准确评估病害发生程度及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重要性。讲座不仅帮助与会人员更好地理解玉米病害的诊断与防控策略,也为提高农作物品种审定过程中的技术支持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此次培训,参会人员的病害识别能力和调查技术得到了有效提升。

5.体系菏泽综合试验站站长受邀在“全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宣贯及试验技术提升培训班”授课。2025年8月8日,菏泽综合试验站站长曹凤格以“玉米品种试验管理与性状调查记载”为题在全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宣贯及试验技术提升培训班上向各地市种子管理站负责人、试验承试单位主持人、省联合体、绿色通道主持单位负责人等做了专题汇报。曹凤格站长先后从“试验品种分装排序建档”、“试验田准备”、“播种具体操作”、“田间管理”、“收获与测产”、“田间调查项目与标准”等六个部分详细汇报了玉米试验管理的各项技术细节和工作心得。在讨论环节,曹风格站长回答了与会专家关于试验划区、调查标准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并分享了汇报课件以供交流学习。

6. 体系临沂综合试验站考察玉米长势情况并开展技术指导。2025年8月12日,体系临沂综合试验站站长庄克章及团队骨干成员,会同莒南县农技部门负责人赴莒南县邱官庄春阳种植合作社考察夏玉米高产攻关田、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示范基地玉米长势情况。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与现场交流,全面掌握了当前玉米的生长态势、田间管理措施,并针对灌浆期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开展了细致的现场指导。

7.体系菏泽综合试验站站长深入基层考察玉米田间表现并开展技术指导。2025年8月15日,菏泽综合试验站站长曹凤格及岗站骨干成员会同菏泽市农业农村局种子服务站郭宗民站长赴曹县侯集镇宋堂村实地查看菏泽试验站自主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菏玉1907田间表现并开展技术指导,曹凤格站长一行先后考察了春播和夏播菏玉1907大田表现,通过实地测量,菏玉1907春播田密度达到了6170株/亩,夏播大田玉米密度达到了6734株/亩。该品种高温天气时仍表现雄穗发育正常、吐丝畅、雌雄协调、结实性好,抗倒抗折能力强,高密度下未出现空杆花粒。种植大户对菏玉1907的表现赞不绝口,纷纷表示以后玉米种就选菏玉1907。

8.省玉米体系岗站专家到泰安肥城开展玉米中后期栽培管理技术培训。2025年8月15日,体系岗位专家刘鹏教授到泰安市肥城就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进行技术培训。刘鹏教授针对今年玉米生长前期高温、降雨多发,玉米长势弱、病虫危害重、花粉数量少、制约授粉结实的突出问题,就花期辅助授粉、花后一喷多促、适期机械化晚收等进行了重点讲解。

9.省玉米体系岗站专家对转基因玉米长势进行跟踪监测与技术指导2025年8月15日-16日,体系岗位专家李宗新团队高英波副研究员、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夏德君及骨干成员赴烟台市莱州市、东营市垦利区转基因玉米示范基地调研转基因玉米长势、田间害虫种群动态、杂草种类和数量进行跟踪监测,并进行土样样本、玉米植株及叶片采集与技术交流指导。

10.省玉米体系专家参加省农技中心组织的全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培训。8月18日至 22日,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举办了全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培训班,体系岗位专家姜雯教授应邀参加并授课。本次培训重点围绕小麦、玉米、大豆等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关键技术及配套农机装备等进行授课,并组织现场观摩教学。姜雯教授针对夏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栽培技术关键要点进行讲授,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互动,全省市级及县乡级农技推广机构从事粮油作物技术推广工作骨干人员等10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11.省玉米体系病虫害岗位骨干成员田延平教授受邀宣讲生物育种技术在玉米抗病育种中的应用8月18日至 22日,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举办了全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培训班,田延平受山东省农技推广中心邀请,开展了一场关于生物育种的专题宣讲。此次宣讲主要围绕生物育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前景展开,特别是玉米育种中的最新进展和挑战。详细介绍了现代生物技术如何助力作物品种的改良,强调了基因编辑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在提高作物抗病虫害、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的潜力。分享了玉米抗病育种的具体案例,展示了近年来在病虫害防控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此外,针对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发展瓶颈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与在场的农业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通过此次讲座,不仅增进了大家对生物育种技术的理解,也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12.体系滨州试验站圆满完成2025年度玉米育种材料授粉工作。今年以来,滨州试验站依托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盐碱地上开展玉米育种材料种植,开展耐盐碱玉米种质创新,加快耐盐碱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共播种海南南繁加代材料1200多份,占地11亩,于5月27日种植完成。生长过程中根据玉米长势及天气变化,及时完成补苗间苗、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自7月20日起,玉米开始进入套袋授粉的关键时期,历时二十余天,试验站工作人员克服高温湿热的环境,共计完成套袋40000余份,选育耐盐碱玉米基础材料80份。截至8月17日,顺利完成本年度夏玉米育种材料的授粉工作。此次工作旨在加快推进耐盐碱玉米育种材料的繁育进程,促进优良种质资源创新,为选育适合盐碱地种植条件的玉米新品种,打赢种业翻身仗,推进玉米单产提升作出贡献。

13.体系潍坊综合试验站站长会同经济岗位专家孙兆明赴寒亭区调研玉米生产。8月19日,潍坊综合试验站站长王同芹及团队成员陪同经济岗位专家孙兆明一行赴寒亭区张家院村鹏飞家庭农场实地调研玉米生产情况。专家们深入田间,仔细查看了玉米长势、病虫害发生及土壤墒情等情况,就当前生产中品种适应性、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以及灌浆期水肥精准管理技术等与农场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随后,调研组一行走访了当地农资供销社,向负责人重点了解了本地畅销种子、肥料等成本结构、市场供应情况,并详细询问了转基因玉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经济效益、市场行情及面临的挑战。

14.潍坊综合试验站站长及其团队成员参加昌邑市石埠经济发展区田间课堂培训班授课。8月19日,潍坊综合试验站站长王同芹及团队成员受邀参加昌邑市石埠经济发展区田间课堂培训班,并针对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开展科技服务。专家们详细介绍了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针对品种选择、肥水施用、机械收获等注意事项等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就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中大豆玉米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病虫草害防控、肥水管理等问题提出绿色高效的优化方案。

15.体系烟台试验站参加现场观摩与培训会并开展技术指导。2025年8月19日,烟台综合试验站团队骨干成员赴牟平区参加2025年牟平区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观摩与培训会。烟台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一行先后对牟平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及种粮大户进行夏玉米单产提升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培训,现场考察了夏玉米单产提升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培训、现场交流等方式,烟台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全面了解了当前玉米长势、田间管理措施及各类试验示范开展情况,并就玉米灌浆期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现场指导。

16. 体系岗位专家积极参与“全省秋粮生产调研及关键技术落地情况专家指导工作”活动。2025年8月19日-22日,体系岗位专家姜雯教授,李宗新研究员及团队高英波副研究员会同省农业主管部门,分别赴济宁、泰安、德州、聊城、菏泽,威海、青岛、潍坊、日照,枣庄、临沂、淄博、东营、滨州、济南等地,实地考察玉米单作及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生长情况,重点调研了种植密度、水肥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强的后期田间管理建议,助力秋粮稳产增产。体系部分试验站站长参加调研。

17.省玉米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开展玉米培训会。8月27日,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成功举办“抓夏管提单产 夺取秋粮丰收”暨专家服务基层科技培训会。来自全市涉农企业技术负责人、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代表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等120余人参加培训。省玉米体系岗位专家刘鹏教授详细讲解了玉米中后期管理技术。此次培训充分发挥了专家服务基层的作用,为全市农业科技进步和“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撑。

18.省玉米体系岗站专家考察泰安岱岳区玉米涝灾并进行技术指导。受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泰安市北部地区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瀛汶河右岸出现漫堤,部分农田形成内涝。体系岗位专家刘鹏教授及团队骨干成员与泰安市农业农村局生产科科长公旭、泰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省现代耕作制度体系泰安综合试验站站长殷复伟研究员一起到泰安市岱岳区查看玉米受涝情况。并提出疏通沟渠、加快排水、缩短渍涝时间,喷施叶面肥和杀菌杀虫剂,增强光合、防止病虫害的技术建议。

  19.体系岗站专家参与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生物育种产业化调研。8月27日至28日,体系岗位专家韩伟正高级农艺师、岗位专家李宗新团队高英波副研究员会同农业农村部转基因跟踪监测技术指导专家组及省厅相关工作人员,先后赴聊城临清市生物育种产业化示范基地、滨州阳信润丰农业公司,实地调研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种植与生长情况。专家组与基层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座谈,交流转基因作物种植技术和注意事项,并针对各地块实际情况提出转基因玉米后期田间管理技术建议。

20.体系专家助力山东育种企业培育优质玉米品种。受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玉米所邀请,玉米体系病虫害防控团队骨干成员田延平教授带领2024级博士研究生宁辛和2024级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杨友到玉米所开展玉米种质抗茎腐病试验。针对种质材料上出现的病害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并提供了防控建议。

21.玉米体系加工岗位向媒体介绍粮食减损技术。玉米体系加工岗位专家龚魁杰研究员团队参加2025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并提供了粮食减损产出图片和资料。龚魁杰研究员做客山东电视台“闪电大视野”介绍了小麦玉米收干储一体化技术、玉米全谷物利用技术等粮食减损技术,并围绕粮食适度加工、全谷物利用等内容接受新华社采访,建议构建粮食减损新质生产力。

22.省玉米体系栽培与土肥岗位专家考察玉米长势并开展技术指导。体系岗位专家张超正高级农艺师及团队骨干成员,会同地方农技部门负责人赴周村区北郊镇考察玉米田间长势并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实地考察夏玉米高产攻关田和农户普通大田、与种植大户现场交流,张超一行全面了解了当前玉米长势、田间管理措施等情况,并就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绿色防控、精准化控、肥料运筹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现场技术培训

23. 体系业经济岗位专家孙兆明开展玉米新品种生产经营情况调研。2025年6月至8月,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团队,赴鄄城、高青、临淄、桓台、寒亭等地,开展玉米新品种生产经营情况调研,在系统掌握转基因玉米在大田环境下的实际表现、推广进度和产业发展现状。在体系试验站的协助下,通过田间实地观察、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与地方农业主管部门、种植大户、合作社等开展交流,对转基因玉米的适应性、农户接受度、投入品供应保障、田间管理措施、配套技术服务以及潜在生态风险的监测评估等关键环节,开展了细致调研。团队还走访了合作社、农资经销点及规模化种植基地,深入了解玉米生产经营模式、投入产出效益与市场供需行情,并结合实际提供了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2025年8月

(省玉米体系管理办公室 闫志勇)